|
中華民國一○九年(2020 年)十二月三日出版 二○二○年,新冠肺炎(COVID-19)肆虐,造成全球疫情大流行,數千萬人確診與超過百萬人死亡。人類社會的生活型態改變,國際政治權力結構也出現了鬆動,可見這場浩劫對未來國際秩序的深刻影響。由於對疫情的警覺。超前部署的醫療體系,臺灣防疫「國家隊」(National Team)集合人力、物力,使臺灣得以避免爆發本土性傳染的疫情,並與世界各國競相投入新冠肺炎疫苗的研發工作。 臺灣醫療技術發達由來已久,早在百年前,日本殖民臺灣時代,為了對抗各種兇險且棘手的傳染病,便已逐步建立起完善的醫療體系,這裡頭除了有治理的需要,亦有對外擴張的野心。 透過本期的介紹,將讓讀者對臺灣百年前的疫苗國家隊有更進一步的認識。 本期特稿 臺灣百年前疫苗國家隊的組織和建構(文/沈佳姍) 二○二○年最震撼臺灣和世界的重大事件,恐怕是二○一九年尾新冠肺炎(COVID-19,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)傳播擴散的疫情,二○二○年元月開始從中國武漢快速散布全球各地。即便各國陸續實施檢疫、增強公共衛生措施和實施大規模的跨國和國內隔離行動,但僅在二○二○年元月至十月三十日,新冠肺炎在全球仍造成四千六百萬名感染 病例,和一百二十萬人死亡的慘劇。被視為世界頂尖先進國的美國,也有高達九百萬名的病例數,和二十三萬人因此死亡。 在疫情期間,研發新冠肺炎疫苗以遏制惡疾,是不少先進國家和聯合國衛生組織的重點任務,甚至成為國際競賽。疫苗研發期間的順利與否,連帶影響投資人的信心和進而影響股市漲跌。協助防疫的「國家隊」(National Team)新詞彙,也成為通訊媒體常出現的流行用語。 戰史述評 胡宗南軍團與一九三七年十二月南京保衛戰(文/經盛鴻) 古寧頭戰役前後駐金部隊整編歷程之探討(民國三十八至四十三年)(三)(文/鄭瑞堅) 東南亞史 一九五八年臺灣軍援印尼革命軍始末(上)(文/陳鴻瑜) 白色紀事 尋找臺灣第一才子呂赫若(一)(文/藍博洲) 隨筆漫談 民國滬上舊事——天津名媛穆翔舒(文/紐約桃花) 學界學人 從「清華史學」到「戰國策學派」:演奏出一曲「歷史學家的浪漫」的雷海宗(文/何立波) 口述歷史 島內流亡紀事——曾群芳等案訪談記錄(文/曾建元 口述?邱榮舉 記錄) 歷史與人物 美國「頭號中國通」在中國——費正清及其友朋(四)(文/陳宇) 史料與史學 中央工作日記(一七四)(阮毅成 遺作)
當期雜誌線上訂購>>金石堂網路書店 電子雜誌>>TAAZE 讀冊生活
|
© 2019 傳記文學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 電話:+886-2-8935 1983 傳真:+886-2-2935 1993 |